优必选邓峰: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爆发越来越近

浏览量:25
发布时间:2025/04/29

2025418-19日,由投资家网、深圳天使母基金、深圳市天使投资协会联合主办的“AI觉醒未来已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金燧石颁奖盛典”在深圳福田星河丽思卡尔顿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吸引了超500位业内人士参与。通过高端闭门分享会、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产业加速营、榜单发布等关键环节,深入探讨了机器人产业的政策、市场、技术、资本等当前外界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优必选副总裁邓峰

优必选副总裁邓峰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可预见的三到五年内,工业赛道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已经到了大规模爆发前夜。优必选对商业化场景的应用分了三个阶段:一是2023-2024年,实现了在单一工厂场景下,验证人形机器人的单机智能;二是2025-2027年,实现工厂场景的泛化,让人形机器人跨产业验证,从汽车工厂过渡到3C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并聚焦人形机器人在这三大场景下的多机、多场景、多任务协同;三是2028年后,从工厂慢慢走向更广泛的商业服务场景,然后逐步进入家庭场景。”

以下为优必选副总裁邓峰在“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上的演讲摘录: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应用将持续爆发

近两年的资本市场波动和机会都与AI的具身化相关,科技与资本届已达成共识:人形机器人是目前AI技术落地的最佳载体、也是下一代生产力革命的核心大家都知道,黄仁勋提出三类机器人可以实现量产,包括汽车、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而人形机器人因其与人类环境的高度适配性被视作是打开家庭、医疗等一个个万亿美元级市场的钥匙。黄仁勋认为AI的发展阶段将从当前的生成式AI、代理式AI过渡到物理AI时代,这将对应着新的巨大市场爆发机遇。

在市场规模层面,高盛2024年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对未来1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做了预测。这一类的报告很多,前段时间我看到国外研究机构Markets也做了一些预测,提出从2023年开始,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进入持续爆发和增长。在国内,我们看到去年4月份,在北京政府和中关村科技城举行的“首届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前两天,“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这些报告都提到一个共性,所有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中国才是最终解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7.6亿,在今年预测会达到50亿以上的规模,而到2029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将会提高到35%-50%的区间,占全球第一。

总而言之,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市场规模到了要爆发的前夜。

工业场景为何需要人形机器人?

这个问题经常被人问到,关于以人形作为机器人形态的选型,有几个不可忽视的现状:

一是全球老龄化的加速。2001年,全球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2023年的时候,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4%,在欧洲、北美和日本是相对比较严重的,这三个区域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都超过20%。而在日本,2021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接近30%,在我们国家是什么情况呢?2023年的数据,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是21%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5%,这些都是全球老龄化加速的体现。

二是劳动力的短缺。可以看两个数据:国际劳动组织发布的《2025国际就业形势概况》提到全球就业缺口达到4.02亿;我们国家人社部去年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到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

三是劳动伤害不可忽视。国际劳动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3.95亿次工伤事故,其中300万人死于工伤和职业病,除此之外有260万工人饱受职业病的困扰;劳动伤害侵害了劳动者的健康,也造成了缺勤。

即便存在以上社会现状,也有人提出“现在很多工厂早已进行了智能化的改造,自动化程度已不低”,为什么还需要人形形态的机器人呢?有两个原因:

1.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复杂地形与空间都对自动化设备和AGV造成了限制,由于AGV尺寸、结构、底盘和移动方式的局限,难以在所有的环境中灵活穿梭和作业。

2.任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传统AGV更适应结构化的标准任务,对非结构化、不规则的任务,AGV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仍然有限,特别是难以适应定制化生产和生产工艺需要不时调整的情况。

比如优必选目前大量进入汽车工厂,整体的自动化率在制造业是比较领先的,但对其生产车间进行拆解,大家会发现头部车厂的“冲压+焊接+涂装”自动化率在95%以上,但在各车厂“总部+电子组装”上的自动化程度有较大差异,目前仍然有不少产业工人工作在这些车间。

所以我们的人形机器人是去取代这些尚未被自动化设备代替的工种,而不是已经实现/可以实现被自动化设备取代的任务。

昨天晚上我看到问界M8在赛力斯超级工厂生产的视频,非常震撼。这个视频从“日不落智慧物流运送系统”开启,期间经历超级压铸(据说全球首台9800吨最大两板式压铸单元)、超级冲压、超级焊装、超级涂装、超级总装和超级检测,赛力斯也是在追求极致的自动化和无人化。

人形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吗?

我们知道人形机器人的外观和行为与人高度相似,能够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使用人类的生产工具,形态更易令人产生共鸣,是目前作为具身智能最理想的载体但如果拉长时间看,以后都会这样吗?人形是否是机器人的最终形态,我们认为答案可能是多样的。

当前各产业选择人形的形态,有一个原因是在自然界人类的生理结构是目前来说运动能力综合表现最佳的,所以产业上在追求具身智能形态的时候,也是首选人形。因为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大部分是基于人体工程学所打造的,所以我们目前追求的是在人形形态里,把具身智能在物理世界执行操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不断泛化。但我相信如果AGI出现后,是不是一定还是人形?也可能会出现三头六臂,或者其他更适合完成物理世界复杂操作任务、且又能够适应环境的形态。

优必选已在工业场景取得重大突破

人形机器人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产品,其关键技术主要分为几个模块:大脑、小脑、本体。优必选一早就确定了“全栈式技术”的研发策略,通过过去十余年的技术积淀,已具备较深厚的技术基座。优必选自研的人形机器人经历6次深度迭代,目前已具备走向工业场景的应用能力。

优必选在工业场景上目前聚焦新能源车厂,有几个深层原因:

从应用环境上,新能源车厂现有的自动化环境,是比较适合实现不同智能设备并联的场域;

从任务属性上,工厂场景大部分任务是结构化和标准化场景,流程相对可控和标准,能够给机器人提供可控的物理操作任务,让机器人进行持续真实环境训练。也比较有利于当前能力维度下的机器人,实现应用的落地。

从客群选择上,新能源车是我们国家过去几年持续引领全球的赛道,未来还有不小发展空间,新能源车市场有持续的降本增效刚需,有比较雄厚的资本和内驱,可以开放场景让人形机器人在应用中去验证和成熟。

在技术迭代上,新能源车厂本身有一定的技术沉淀,相比其他的商业服务和家庭场景,除了提需求外,新能源车厂可能会给机器人厂家一些技术进步的启发。比如新能源车厂的自动驾驶技术在智能感知、决策、推理的技术沉淀,也能给机器人厂家以技术借鉴。

在工业场景,客户认为:机器人的自主决策、智能移动操作比高动态运动输出更为重要。工业客户需要人形机器人在工厂进行安全、稳定、可靠且标准化的任务输出,人形机器人目前在工业场景中的有几个难题亟待解决:

一是光照和环境变化下的视觉定位问题;

二是动态高负载情况下的运动控制问题;

三是高负载长时间工况下的关节性能问题。

这些都需要以亿万级的高质量的工业的数据集来做训练和调优,也是优必选坚持把人形机器人放到工厂真实任务环境下实训的原因。

以上展示的智能搬运、智能分拣、智能检测、零件安装、拧螺丝、过程材料操作等都是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过去两年在不同的工厂得到陆续验证的工种和工作任务,在这些工作环境下,机器人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包括生产操作数据,比如机器人关节、运作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它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操作的时间数据,这些都可以帮助分析生产节拍,调优机器人的模型和改善动作流程。第二类数据是质量检测数据,主要是外观和尺寸的。大家知道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感知系统,检测车身或零部件的图像数据,确认是否有划痕、凹陷、漆层不均等缺陷,也可以通过激光测距等传感器,测量零部件的关键尺寸,与设计标准进行对比。第三类是环境感知数据,主要是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变化。我们的机器人需要对这三种环境状态做动态监测,确保生产工艺、生产质量不受影响,确保机器人本体、生产设备的运行处于正常状态。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的群体智能

视频展示的是优必选在极客智慧工厂实现的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机器人群体协同,也是优必选面向多任务的工业场景,探索通用人形机器人协同作业的探索。这里面有众多技术突破或尝试值得关注,包括人形机器人的群脑网络架构、跨场域融合感知技术、多机协同控制技、带触觉五指灵巧手等。

优必选在所实现的人形机器人群体智能是在复杂的场景下,让群体的机器人通过分布式个体之间动态地交互和协同,涌现出超越单机智能的群体智慧,能够帮助人形机器人高效决策与自适应优化,突破跨场景跨任务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这一突破为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参考范式。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场景应用规划

优必选对商业化场景的应用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23-2024年,我们实现了在单一工厂场景下,验证机器人的单机智能。

二是2025-2027年,我们将实现工厂场景下操作任务的泛化,让机器人跨产业验证,从汽车工厂过渡到3C精密制造、智慧物流,并聚焦人形机器人在这三大场景下的多机、多场景、多任务协同。

三是2028年后,我们会从工厂走向更广泛的商业服务场景,然后逐步进入家庭场景。当然,家庭场景也可能先从家庭陪伴入手,再应用到家庭服务。

所以这两年优必选早已收敛心思,聚焦攻克工业场景,希望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之间、人形机器人与其他设备之间高效协同,实现人形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