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一历史时刻!A股上市公司达400家!还有超3000家上市后备企业
据深圳上市公司协会,2022年11月22日,矩阵纵横设计股份有限公司(301365.SZ,注册地为深圳市福田区)股票在创业板市场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深圳市第400家A股上市公司,标志着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量又突破一个整数关口,迈上一个新台阶。
按国内大、中城市排名,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第三;按证监会辖区排名,深圳A股上市公司家数位列第六,仅次于江苏、浙江(不含宁波)、北京、广东(不含深圳)、上海。目前,深圳市共有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86家、创业板146家,上交所主板23家、科创版39家,北交所6家。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证监会各辖区第二。根据万得数据,截至2022年11月21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85,092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和证监会各辖区第二。
近期,深圳工信局发布《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简称:《措施》)的文件,提出到2025年末,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将超600家,新增首发募集和再融资资金超3000亿元,上市后备企业累计超3000家;新增千亿市值企业3家至5家,新增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
另外,据深圳《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目标提出:市场主体总量快速增长,年均新设立市场主体超50万家,到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60万家,各类企业总量超过320万家,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7:3。市场主体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1.5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8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0—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万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左右。
关于上市还有一个好消息:深圳重磅宣布!再开全国先河,本月起每月8日都将举办“创投日”!作为创投生态圈的重要IP,“深圳创投日”将整合多方力量,以深圳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创新资本为亮点,服务深圳重点发展产业、重点扶持企业、重点突破技术,引领创投活水灌通深圳“20+8”产业集群,助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证监会分类,截至11月7日,深圳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多达258家。
一、矩阵股份登陆创业板,深圳A股上市公司达400家
2022年11月22日,随着矩阵股份登陆创业板,成为深圳市第400家A股上市公司,标志着深圳A股上市公司数量又突破一个整数关口,迈上一个新台阶。
资料显示,矩阵股份主要从事空间设计与软装陈设业务,主要服务的项目类别为住宅地产的售楼处、样板间等空间领域。招股书显示,矩阵股份2019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7亿元、6.12亿元、8.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1.60亿元、2.20亿元。
按国内大、中城市排名,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第三;按证监会辖区排名,深圳A股上市公司家数位列第六,仅次于江苏、浙江(不含宁波)、北京、广东(不含深圳)、上海。目前,深圳市共有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86家、创业板146家,上交所主板23家、科创板39家,北交所6家。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证监会各辖区第二。根据万得数据,截至2022年11月21日,深圳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85,092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和证监会各辖区第二。
(一)“天时地利人和”助力深圳企业上市步伐加快,每100家公司上市用时不断缩短
从昔日的边陲小渔村,到如今的资本市场重镇,拓荒魄力和创新精神让深圳在资本市场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从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开始试营业时的深发展等“老五家”起步,到2008年实现首个100家A股公司上市,用了近18年时间;在此之后,深圳企业上市速度开始加快,到2015年完成第二个100家A股公司上市,历时7年;2020年1月深圳完成了第三个100家A股公司上市,用时5年;今年11月22日,深圳仅用时2年10个月,又实现了第4个100家A股公司上市。每百家公司上市用时呈快速缩短之势。
深圳能以较快速度实现第4个100家A股上市公司,有着深刻的市场和政策背景:
其一,2019年7月注册制开始试点,企业上市范围较审核制时期明显扩大,在深圳新增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有52家、30家和6家,采用注册制上市的公司占比达到88%;
其二,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对企业加快上市起到了明显助推作用。深圳是个市场经济高度活跃的城市,市场效率高、应变能力强;
其三,深圳创投公司助力企业上市,在深圳新增的1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大都有创投公司的身影。
深圳创投业发达,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三,有四家创投公司进入国内20强。国有、民营、外资创投公司共同发展,构建了深圳较为完整的创投生态体系,给创业、创新企业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活水”。
(二)非国有企业为上市主体,发展势头强劲
非国有企业是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主要构成主体,新增100家上市公司中,超九成为民营企业。在深圳全部400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有性质企业76家,非国有性质企业324家,国企上市公司合计占比为19%,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占比高达81%。从市值看,截至11月21日,非国有企业为深圳A股上市公司市值的主要贡献者,总市值为69,629亿元,占比82%,国企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5,463亿元,占比18%。相比国企在北京、上海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中占比分别为82%、41%,更加彰显了深圳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特征。
根据2022年三季报披露数据,深圳辖区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5,954亿元,在证监会各辖区排位比去年上升一位居第二,增速10%,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37,887亿元,占比82%,增速1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0亿元,在证监会各辖区排位仍稳居第二,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达3,448亿元,占比86%。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
(三)中小市值、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居多
截至11月21日,深圳有278家市值不足1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约占辖区总数的七成。它们分布在深交所主板124家、创业板115家、上交所主板8家、科创板26家和北交所5家。这些企业所处行业主要为电子、计算机、建筑装饰、机械设备和通信,从净资产收益率(ROE)、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看,它们的平均值分别为0.98%、0.47亿元,相较于市值超过100亿元A股上市公司群体所对应的平均值7.73%和32亿元,提升空间非常大。
深圳有359家从事实体经济的A股上市公司,家数与市值分别占辖区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89.72%和67.46%。这些企业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属于产业的中、下游,其特点是对宏观经济变化敏感,市场环境竞争激烈。
(四)深圳各区重点产业突出,A股上市公司行业特征明显
100家新增A股上市公司中,福田区11家、南山区32家、宝安区21家、龙华区12家、龙岗区13家、罗湖区2家、光明区6家、盐田区1家、坪山区2家。按深圳各区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占主导地位的福田区排在第一,但以上市公司数量而论,南山区则是名副其实的老大,遥遥领先于其它各区。
截止11月21日,福田区61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25,765亿元,金融业市值占比较高。福田区是深圳的金融高地,深圳的金融上市公司大多集中在福田区,是福田区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高居全市第一的主要原因。
南山区141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20,598亿元,上市公司以电子、计算机、通信企业为主,绝大多数为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超过80%,70%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南山区还创造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上市公司(含境外上市)超过1家的奇迹,上市公司密度全国第一。
宝安区5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10,060亿元,龙华区3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6,925亿元,两区A股上市公司均以电子、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为主;龙岗区30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2,120亿元,上市公司以电子企业为主;光明新区28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2,251亿元,上市公司以电子、电力设备企业为主;罗湖区28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5,083亿元,上市公司以建筑装饰、房地产、纺织服饰、金融企业为主;坪山区1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2,112亿元,大鹏新区2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市值7,471亿元,两区上市公司主要以汽车制造、电子企业为主;盐田区4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2,705亿元,由生物医药、交通运输、房地产企业构成,虽然数量较少,但4家公司均是各自行业的龙头企业。
(五)拟上市公司蓄势待发,下一个100家A股公司上市目标有望以较快速度实现
截止10月底,深圳市共计有拟上市公司174家,其中在辅导公司102家,在审公司共计44家,已过会未上市28家,按证监会辖区排名,居全国第六。在上述三类拟上市公司中,深圳南山和宝安两区数量最多,分别有47和45家,遥遥领先于其它各区。龙岗区作为后起之秀,拥有拟上市公司27家,追赶的脚步正在加快。
地方政府政策扶持和产业集群效应是持续助力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今年4月,深圳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推出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30条具体措施,提出到2025年深圳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万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左右,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6月份,深圳市又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通过培育发展壮大本地“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通过稳住制造业基本盘,提高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这两大政策意见的出台,将对深圳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企业实力、引导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起到积极作用。
400家A股上市公司对深圳来说是一个新高点,更是一个新起点。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发展、股票发行注册制将要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随着深圳市整体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一大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将在深圳大地上茁壮成长,它们中的佼佼者也将脱颖而出,发展成为新的上市公司。
(内容来源:深圳上市公司协会,深圳梦,读创/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