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硬核”举措促消费!新业态、新商业为深圳经济增添动能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消费将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今年初,深圳市商务局联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深圳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谋划了具体路线图,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和国际投资与合作交流高地。

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12月8日,深圳市商务局会同各区、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推出新一轮家电数码产品购置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购置奖励等四大“硬核”举措,支持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营造全城促消费氛围,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硬核”政策支持,是深圳消费“突围”的底气。发展商圈经济、激活传统大宗消费、壮大消费新业态......今年以来,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促消费30条”“稳增长30条”等政策,新业态、新商业正在为深圳经济增添活力动能。
加速度|促消费、稳经济 重燃城市“烟火气”
随着健康码退场,疫情防控逐渐放开,深圳正以“深圳速度”恢复“烟火气”。
今年以来,深圳市陆续推出多轮家电数码产品补贴活动,受到市民和企业的欢迎,累计惠及市民近30万人次。接下来,深圳将继续组织开展“新一轮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通过“即买即享”方式,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最高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且不超过2000元。同步开展“家电消费节”,组织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销售企业配套开展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等补贴活动,鼓励市民购买优质家电数码产品,提高生活品质。
此外,深圳还将组织各区以多种形式发放消费补贴,同时支持全市主要的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品牌企业策划“新年欢乐购”“年货节”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支持新开业的大型商场举办促消费活动,通过“深圳时尚全球行”,推介宣传时装、眼镜、钟表、黄金珠宝等时尚品牌。对各大品牌企业举办“首发”“首秀”活动、开设“首店”、旗舰店给予补贴。
消费要增长,更需要的或是支撑消费背后的“马车”要能奔跑不息。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知名经济学家樊纲表示,消费的增长靠的是收入的增长,疫情的冲击对经济产生的冲击,主要是对就业产生冲击,对收入产生冲击,消费很难刺激出来。提振消费的关键还是需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就业的增长,以及居民收入的增长,这是根本。
据了解,今年深圳从“纾、降、补、保、促、帮”六个方面全方位加大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其中,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深圳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推动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和贷款金额大幅增加。截至10月底,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引导中小微基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11支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中小微企业金额达42亿元;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撬动新增贷款约1000亿元。
新载体|高标准推进商圈建设,提升消费能级
作为城市消费的重要载体,商圈已成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相关数据显示,深圳存量购物中心总体量达到1350万平方米,相比2011年初的211万平方米,10年增长625%。当前,深圳购物中心数量呈现“多区开花”态势,数量稳步增长,带来了显著的商圈聚集效应。
据相关数据统计,深圳5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超过100个,年营收超30亿元的购物中心达8个,打造了万象城、壹方城、万象天地等一批高端购物中心。知名特色商圈闻名国内,东门步行街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试点,罗湖核心商圈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重点购物重点业绩前三名,华强北商圈获评“国际信誉品牌”称号。
随着南山万象天地商业区、蛇口海上世界商业区、宝中商圈、龙华商圈等多个新兴商圈相继崛起,它们与东门商圈、华强北商圈、福田CBD商圈、后海商业区等重点商圈共同构建起深圳多区域多层级商圈体系,为深圳加快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了一流的商业载体和消费新空间。
新动能|培育优质本土品牌 提升城市消费创新力
临近年底,深圳消费活力持续释放,除了丰富多样的主题促消费活动,老佛爷百货华南首店、鸢尾书店华南首店等多家备受期待的国际品牌首店也将陆续揭开面纱,深圳再添多个时尚消费目的地。
新业态、新商业,已成为深圳消费增长新动能。在深圳,以线上为主要渠道的新消费模式迅猛发展,直播带货、到家业务等消费新业态正全面开花。深圳实体零售业积极开展线上业务,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交出亮眼成绩单。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深圳网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9.2%。
“这是一个品类爆发的年代,新消费正在以代际化的创新速度刷新和丰富城市生活”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表示,普遍发生的品类化、品牌化、创意化和连锁化让深圳消费迎来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度化的结构性创新。
在持续引进创新的国内外品牌的同时,深圳正在培育更多本土优质品牌“走出去”,向国内外输出商品、服务以及消费方式。今年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深圳要实施“品牌瞪羚计划”,在消费电子、时尚服饰、黄金珠宝、钟表眼镜、国潮新品、美颜美妆、饮料食品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对入选的品牌给予200万元奖励。同时,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支持消费品出口企业打造自有品牌,促进出口转内销。鼓励柔性生产和反向订制,丰富以用户为中心的高质量供给。
(来源: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