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科创局(科协)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发布

浏览量:1032
发布时间:2023/03/01

  2022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双区”建设国家战略部署,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加快迈向“中央创新区”的步伐,用行动和成绩努力践行国家战略、城市使命和福田担当。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提高政治站位,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1.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高。坚持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制度,2022年主持集中学习41余次,专题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讲话精神。

  2.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2022年,我局共召开12次支部党员大会,12次支委会、3次民主生活会,处级干部讲党课活动3次,12次主题党日活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3.带头严守纪律规矩。区科创局党组认真落实巡视巡察整改,建章立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先后主持召开8次巡察整改专题部署会,针对巡察发现23的项问题逐一对照整改,已完成整改13项,草拟完善20则规章制度,持续抓好纪律教育和监督,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意识。

  (二)有力有序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通过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市区疫情指挥部要求,对防控工作再部署、再落实,按照“四早”要求,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双循环、双备份”制度。迅速成立科技防疫指挥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决服从区委组织部的安排,动员干部职工到一线支援,我局共有29名干部职工参与全脱产疫情防控工作。

  2.坚持科技赋能,多场景应用助力疫情防控。我局围绕疫情防控紧迫需求,在区内广泛收集科技抗疫相关产品。经系统化梳理后,前后发出三份“科技抗疫应用产品清单”,产品内容涵盖了运输、测温及人脸识别、门磁、平台系统等百余个科技抗疫产品,并及时协助产品应用在涉疫前线。

  3.履行部门职责,抓好科技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摸查企业情况建立白名单,动员企业完成疫苗核酸管理系统注册登记;利用大数据动态追踪企业员工核酸检测情况;建立境外输入物品疫情防控工作台账;通知行业企业注册场所码,并完成“一码一档”信息表登记。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全力推进企业实现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三)坚持勇于担当,推动福田科创高质量发展

  1.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成果亮点纷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26家,密度全市排名第2。市级以上创新载体增至335家,排名全市第3,全社会研发投入90.06亿元,同比增长27.9%,增速增加17.4个百分点,投入强度为1.69%,增加0.21个百分点。2022年1-9月,全区实现战新产业增加值673.3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17.2%。福田区专利授权量为15245件,同比增长11.6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031件,同比增长45.52%;福田区共有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18家,专利代理机构125家,占全市36.2%,稳居全市第1。2022年,福田区共获得中国专利奖9项(占全市10.1%,全市排第3),其中金奖 1项,银奖1项,优秀奖7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23项,包括科技进步奖一等项5项、二等奖18项。

  2.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修订《深圳市福田区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在全市各区领先出台《深圳市福田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措施》,新增软件信息服务业集群政策。2022年福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福田区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合计313家,总数比去年(200家)增长了57.0%,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279家,总数比去年(242家)增长了15.3%。平安综合金融、平安科技等龙头企业年营收超五十亿,货拉拉、银雁科技、多点(深圳)数字科技、华强电子、证券通信、中广核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万睿智能科技等行业骨干企业年营收超十亿。

  3.战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强化战新产业在福田区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支撑作用,率先构建未来产业技术应用场景。一是紧跟深圳市“20+8”战略部署,牵头搭建福田区战新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1+6”工作成果体系,牵头印发《深圳市福田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中央创新区”的实施方案》。二是召开7场战新企业入库培育辅导会,对辖区超500家企业就战新产业统计制度及企业入库培育要点进行解读;三是建立战新产业重点企业监测平台,每月每季度对近300家企业经营数据进行监测,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最新变化,及时上门指导企业填报数据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千方百计谋项目招好商,聚焦“20+8”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集群招商图谱、拟招商引资国内外重点企业清单等。2022年已引进超聚变、深智城集团、新声半导体、深圳依图等高潜力科技企业,其中超聚变、新声半导体已实现纳统。

  4.建设知识产权培育体系,促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2022年3月,福田区获商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批复同意建设我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全国仅三个行政区获此殊荣。2022年8月,福田区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至此福田区成为广东省唯一具备三个国家级知识产权项目的行政区县。一是制定《深圳市福田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深圳市福田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2022-2025年)》。二是推动知识产权赋能科技创新,成立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建设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上门服务荣耀终端、华为数字能源等产业龙头企业超过30家,培育知识产权强企15家,培育高价值专利150件。三是推动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机构运作”运行机制,发掘专利资产价值,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开辟新渠道,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落地。

  5.用心做好企业服务,扎实开展国高企业培育工作。2022年,我局发动申报国高认定企业942家,再创历史新高,通过企业505家,通过率为53.6%,完成市里下达的认定数量指标任务,绩效排名全市并列第一。一是筛选1853家国高重点培育对象企业,同时联合专业机构、各街道办开展7场线下国高企业专场培育辅导会及3场线上宣讲会,累计辅导企业逾1000家。二是大力落实“万名干部助企行”“福田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等专项企业服务工作,服务近200家重点企业,线下积极走访企业,线上主导建立“国高企业服务群”“科技型企业交流群”“国高培育答疑群”等各类微信群,向2000余家企业提供全天候的线上答疑服务,已直接解决企业问题近千条。三是主动面向荣耀终端、华为数字能源、鲲云科技等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协助企业解决急难问题,专业指导企业申报国高企业,在子女教育、人才住房、产业空间等方面全方位服务企业。

  6.提前谋划部署,高质量完成稳投资任务。一是高质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我局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16亿元,截至9月底,我局负责跟进固定资产投资在库项目43个,其中包括市级重大项目4个,1-9月已完成16.99亿元,完成进度106.19%,全区排名第一,预计全年可完成19亿。二是高质量完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任务。我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16个,2022年度计划投资14.29亿,1-9月已完成投资9.85亿元,进度68.93%。其中,我局项目9个,2022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78亿元,1-9月已完成4.36亿元,进度115.34%,预计全年可完成5亿。三是高质量完成工业投资任务。我局全年工业投资任务5.5亿元,1-9月已完成4.49亿,进度81.64%,预计全年可完成5.5亿。

  7.拓展科技楼宇,扩充科创产业空间。一是授牌华强北路为首批“硅街”,授牌车公庙-天安片区(深南硅园)、深圳新一代产业园、深港国际科技园以及深圳国际创新中心为首批“硅园”,构筑产业集聚高地。二是实施建设“科技楼宇”创新举措,制定科技楼宇支持若干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产业空间建设,已与中洲滨海商业中心、深科技城等5个社会物业签订合作协议,储备7万平米产业空间,建设完成湾区数字科创中心和湾区科创总部大厦2个配套服务完善、基础设施完备的科技楼宇。三是精心策划举办宣传发布活动,成功举办“科技福田 创业福地”福田科技楼宇宣传发布活动,制作科技楼宇专题宣传片,现场宣讲解读福田区科技楼宇支持政策,推介科技楼宇工作创新举措,展示福田科技楼宇的规划布局,获得国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20余篇。

  8.完善初创企业培育体系,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一是引导辖区具有专业运营能力的管理机构打造新型专业化孵化载体,扶持优质融资科技企业成长发展,与深圳天使母基金、北方工业在北方大厦共同建设天使荟二期新型专业孵化器。二是构建与创投公司及有成熟经验的运营机构合作机制,建立完善优质科技企业的引入和孵化培育体系。与达晨、同创伟业、天图投资等5家创投机构确定合作关系,建立创投机构推荐优质项目和参与孵化载体建设运营合作机制。三是发布“福田区科技产业园区(孵化器)认定申请指南”,组织辖区科技产业园区、孵化器积极申报,组织开展区级科技园区(孵化器)认定受理工作,建立新型专业孵化器评价体系。

  9.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开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一是出台产业资金政策支持科普基地运营,今年首次在福田区产业资金支持政策中设立“科创生态”支持政策,对通过认定的科普基地、科普示范点,及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活动给予支持,目前已有6家科普基地、科普示范点申请科普基地运营支持。二是深入挖掘优质的科普资源,指导推荐辖区机构申报各级科普基地。今年,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获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书城中心城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等4家单位获得2022年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三是开展多样科普活动,组织“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主题科普展;依托红树林湿地公园、华强北博物馆等科普基地,开展了主题为走进海上森林系列活动、博物馆之旅、清洁能源科普夏令营等科普活动,辖区数千名市民参与活动;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主办第23届福田区青少年科技节暨第六届STEM教育嘉年华,开展了三十多项青少年科技比赛。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中央创新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好局、起好步。

  (一)深入推进“20+8”产业集群工作,做大优势产业。

  一是实施产业头部企业精准招商。强化产业链招商,结合产业生态建设需求,发挥生态型、平台型、投资型企业功能,加快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吸引一批国际龙头企业在福田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并及时做好头部企业落地支持跟踪服务。二是聚焦战新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突出产业优势领域和发展重点,结合产业研究、招商引资过程了解到的企业诉求,紧跟市级政策出台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支持方向。精准导入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抓住“双区”建设契机,统筹场地空间保障、合理配置科技要素,围绕“20+8”产业集群,引进一批进行关键共性核心基础问题研究的高端研发机构。

  (二)全力攻坚三项市级绩效考核工作,提升指标排名。

  筹划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利创造运用质量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等工作方案,联动各部门强化政府在政策引导、业务指导、企业服务等作用,全面提升三项市对区绩效考核指标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密集性开展国高培育会、战新企业培育会、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会等专业辅导会,联合街道、产业部门、专业机构,现场宣讲政策、指导国高申报、辅导战新入库填报、解答知识产权问题等;加大对企业跟踪服务力度,重点对龙头企业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及政策宣讲,深入挖掘企业在知识产权、战新增加值、研发投入等方面数据,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工作。

  (三)加快集聚创新创业精英,面向全球引育高层次人才

  一是积极对接国家、省、市科技主管部门,强化海外高层次团队及领军人才引进及培育,利用国家人才交流大会在福田主办的契机,抢抓国内外人才引进窗口期,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二是深入实施“福田英才荟3.0”政策,靶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等高端科研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靶向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荟萃全球高端英才。三是提升国际一流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配套设施的提质升级。2023年,力争汇聚高新人才150人、产业人才50人。

  (四)积极筹备两项重大科技活动,展出创新成果

  一是谋划部署第二十五届高交会福田展区、第十五届深创赛福田赛区活动,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为辖区科技企业搭建良好的创新创业、自我展示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二是加大活动宣传力度,及时组织召开全区动员会、工作部署会、媒体座谈会等,联合主流媒体在两大活动前后持续宣传报道,持续提升活动知晓度,展现福田区科技创新良好风貌。

  (五)持续开展全方位企业服务工作,做好安商稳商

  一是做好市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干部助企行等企业服务专项工作,提前收集企业情况和诉求,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掌握行业发展动态以及行业共性问题,听取企业对福田经济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制约行业、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二是积极解决存量企业产业用房需求,梳理跟进深圳国创中心等政府物业产业用房租赁情况、企业考核情况,及时办理企业续租退租工作,提升入驻企业综合质量,提高辖区优质产业空间使用效率。

  (六)推进建设“专业楼宇”,提升科创空间质量

  持续推进科技楼宇建设,以楼宇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探索专业孵化器建设,培育优质初创项目。推进福田区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按国家发改委和市发改委要求完成各项规定动作。

  (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擦亮基层党建品牌

  一是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在前列。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实现“双融双促”。把“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作为抓好党建的根本标准,推动单位形成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良好局面;开展“书记项目”活动;积极参加各类党建比赛活动,争先创优;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三是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体系。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从严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排查党员传教信教、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发展党员、关心关怀党员。


  福田区科技创新局(科协)

  202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