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申报条件、操作流程及常见问题解析

浏览量:6116
发布时间:2024/10/30

一、政策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部署下,为加快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和转化运用效益,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证书 (1)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证书 (2)



二、工作目标

山东省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知识产权强国试点示范工作部署,加强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示范企业的指导管理,加大对省梯次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力度,在高价值专利创造、专利转化运用、商标品牌培育、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创新管理培训等方面予以指导帮扶,引导企业参照《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推动更多企业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三、扶持数量

2023年度,在地方层面,针对优势企业与示范企业的认定,每地区严格控制数量,其中优势企业认定名额上限超过100家省份18个,其中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省份名额超过130家,示范企业认定按照分配名额。以山东为例:

2022年

通过482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其中山东35家

通过251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中山东319家

2023年

通过75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其中山东52家

通过296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中山东118家    

培育期限为2023年11月至2026年10月

通过复核88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4家

通过复核358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19家

复核培育期限仍为2022年10月至2025年9月

注意:

1. 2023 年度优势企业推荐名额计算公式为:各地推荐名额数=(基数×2022 年 优势企业复核通过率+2022 年新入选优势企业数×50%),其中各省(区、市)、计划单 列市推荐名额基数分别为 80、40。2022 年国务院督查激励知识产权工作成效突出的 5 个省份各增加 10 个名额。

2. 2023 年度示范企业推荐名额计算公式为:各地推荐名额数=(现有优势企业数 量×10%+现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2%)×本地区 2022 年度示范企业复核 通过率。2022 年国务院督查激励知识产权工作成效突出的 5 个省份各增加 5 个名额。    

3.各类中央企业的一级公司由所在地区推荐,不占本地区推荐名额


四、申报条件与要求

1、优势企业: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知识产权优势突出的企业。

2、示范企业培育期满3年的优势企业。

3、复核范围2023年未参加或未通过复核的企业,今年可再次复核。

4、数量要求每个地方优势企业认定不超过100家,示范企业认定按照分配名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予以优先推荐


五、申报程序及流程

申报方式:申报优势、示范的企业和考核复核优势、示范的企业均可通过管理系统(网址:https://declare.tc554.org.cn)企业入口完成注册,在线填报注册信息,经审核通过后开展测评,通过审核的企业按规定时间内前完成测评工作。

组织测评审核通过后的企业,统一开展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国际标准测评,结合企业开展专利产品备案、“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等重点工作情况,综合确定测评成绩。    

公布合格:2023年度,优势企业合格线为55分,示范企业合格线为70分。企业分数由测评项与加分项之和组成(测评项满分100分,加分项满分5分,共105分)。加分项根据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千企百城等工作情况而得。 

申报推荐: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根据2023年测评结果,组织评审合格企业,在限额内选定,优先推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将评审详情及推荐名单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

评审工作:各地方局结合《评审指标》(第四条)和工作实际,开展示范企业评审工作;优势企业评审可参考或部分参考《评审指标》,也可结合本地区实际,自行确定评审内容和标准。评审工作开展的具体方式和程序由地方局自行确定。

国家局认定:国家局对地方局上报的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推荐名单、通过复核的企业名单进行审核确认,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文予以认定。


六、评审指标说明

目前网络上流传着两个版本的考核指标

其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9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申报考核通知》(国知办函运字〔2019〕604号),示范企业需满足A表≥75分,B表≥80分。

其二、依据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申报考核复核下一阶段工作说明》中的评审要点和各省优势和示范企业申报条件基础上进行分析以下为其二评分的内容

主要考察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能力和成效,并根据各个地方的特色设置加分项。满分100分,择优推荐评定。    

优势企业合格线55分,示范企业合格线70分。企业分数由测评项与加分项之和组成(测评项满分100分,加分项满分5分,共105分)。加分项根据企业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千企百城等工作情况而得。各地方局及企业可在管理系统中查看分数情况。


七、系统操作说明

企业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s://declare.tc554.org.cn进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管理系统,完成企业注册,开展年度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申报工作,具体操作如下:

1、注册账号

2、登录系统    

企业在门户首页,点击登录或企业入口,进入企业登录页面,输入注册时填写的账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密码回车后,完成登录

3、业务申报

在门户首页,业务申报入口共分为:新申报优势企业、新申报示范企业、考核(复核)优势企业、考核(复核)示范企业共四类业务入口。

4、信息填报

在信息填报阶段,企业申报信息共包含:基本信息、财务信息、联系人信息

1)企业基本信息是注册时填写的,可以通过编辑功能进行修改。

2)财务信息要求上传上一年度企业年报(要求完整年报)。

3)联系人信息,要求录入企业负责此业务的联系人信息。

信息确保无误后,点击提交按钮,完成申报信息填报工作,并进入国知局或地方局初审阶段,根据初审结果,进入下一个企业测评阶段。

5、查看申报进度

申报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企业登录系统后,在指定业务申报入口,点击开始申报,会自动识别企业本年度申报记录,如本年度企业提交过申报材料,会自动进入到申报阶段,查看申报结果。


八、企业常见问题解答:    

1、第21题“近三年,拥有产学研发明专利数量? (截止2022年)”中产学研发明专利数量的理解?

答: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合作创新过程中产生的专利,包括2种类型:

(1)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中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2)发明专利的专利权人只有企业。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产生的发明专利,专利权人中若未包含有高校/科研院所名字,但是如果合作创新方在技术开发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知识产权成果归属于企业方,那么此种情况下,可以认定研发所产生的发明专利属于产学研发明专利。

2、第23题“是否有引进境外专利?”都包括哪些?

答:引进方式主要包括: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专利作价入股等。       
       3、第24题“企业向境外输出专利”?

答:输出方式主要包括:专利申请(申请境外专利)、专利转让、专利许可等。

4、第55题“是否有高端创新服务机构资源(信誉、质量、国际化)”?

答:旨在考评企业是否有较好的创新及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例如:高端研发服务机构或者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可从信誉、质量、国际化等维度去判断是否为高端服务机构。

5、第61题“创新主管级别”中创新主管是指哪些人?

答:“创新主管”指公司技术或研发最高负责人。

6、第69题“员工2022年参加创新培训次数”是不是必须获取证书的才算?

答:不是。

7、第72题“参与技术舆情分析的人数”中技术舆情分析具体指哪些工作?

答:技术舆情分析是指通过对技术相关的各类信息进行检索、收集、分类、整合、筛选等,对相关舆情信息进行监测和深度分析,从而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并支持企业创新决策。    

8、第122题“是否有工程化样品(量产)开发经验?”

答:整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是否有生产过样品,或者是否有产品量产的过程。

9、第123题“是否有创新的智能化、单项结果可量化评判工具(有公允性的评判创新实力软件)”中评判工具是指什么?

答:是指单位是否有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等进行评价分析的工具。

10、第136题“2022年知识产权支出(万元)”中知识产权支出都包含什么?          
       答:该支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1)知识产权申请费用;(2)知识产权维护费用;(3)知识产权检索费用(比如,可专利性检索);(4)知识产权咨询分析费用(比如,专利导航、竞争对手分析、FTO、专利预警、竞品的专利监控分析);(5)知识产权风险管理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产权纠纷、法律赔偿、专利无效等涉及的费用);(6)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许可、转让、质押融资等产生的费用);(7)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费用;(8)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办公设施(软、硬件);(9)知识产权检索数据库所产生的费用(比如,购买专利检索数据库);(10)知识产权培训所产生的费用;(11)企业设置的知识产权奖励(比如,职务发明奖励金)。

11、 第152题“内部员工2022年提交发明数量”是指向企业内部提交就可以(不一定转化为专利申请),还是仅限于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

答: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

12、第160题“近三年知识产权投融资总额(万元)”中知识产权投融资总额都包含什么?    

答:知识产权投融资活动包括:(1)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知识产权作价入股;(3)知识产权证券化。

13、第161题“近三年知识产权运营收益总额(万元)”中知识产权运营都包含什么?

答:知识产权运营是指以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运营管理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商业价值。知识产权运营收益总额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作价入股、质押融资、证券化等获得的收益。

14、第162题“2022年发明专利产业化率(%) (用于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专利占全部有效专利的比例)”怎么计算?

答:2022年有效的并用于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发明专利数/累计到2022年所有有效的发明专利数。

15、第163题“2022年发明专利许可率(%)”的计算公式?

答: 2022年进行许可的所有发明专利数/累计到2022年所有有效的发明专利数。 

16、第164题“2022年发明专利转让率(%)”的计算公式?

答: 2022年进行转让的有效发明专利数/累计到2022年所有有效的发明专利数,分子不包括未授权发明专利转让数量。

17、第165题“2022年发明专利实施率(%)”的计算公式?

答:2022年实施的发明专利件数/累计到2022年所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18、第166题“2022年对外许可的专利数?“指的是什么?    

答:2022年企业授权许可给其他企业或机构使用的专利件数。

19、第167题“2022年对外转让的专利数?”中未授权的专利转让是否可以计入?

答:不可以,只包括2022年对外转让的有效专利数。      

20、第169题“2022年所有专利的产业化收益 (万元)”和第170题“2022年发明专利的产业化收益(万元)”中的产业化收益怎么计算?

答:专利的产业化收益不仅包括专利产品销售收入,还包括专利许可他人实施所带来的收益。

21、第169题“2022年所有专利的产业化收益 (万元)”指的是什么?

答:所有专利产业化收益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产业化带来的收益。

22、第170题“2022年发明专利的产业化收益(万元)”指的是什么?

答:发明专利产业化收益仅包括发明专利产业化带来的收益。

23、题目中“截止目前”是指什么时间?

答:本年度6月30日之前。

24、题目中“发明专利数量”有关的是只统计国内的还是连国外的一起统计?

答:发明专利数量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发明专利数量。

25、关于FTO报告是否必须为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产品在海外上市的报告,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的专利申请和侵权检索相关报告是否属于此报告范畴?

答:FTO报告可以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出具,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知识产权部门出具。如果企业内部知识产权部门进行的侵权检索旨在确定产品/技术是否存在侵犯他人专利的风险,则属于FTO报告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