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高新认定,专利申请是关键!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拥有知识产权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是企业能否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评分权重为30分(总分100分)。
1.过期知识产权:专利权已经过期或被撤销的知识产权不能用于认定。
2.非核心知识产权:与企业主要产品(服务)无直接关联的知识产权,即使有效,也可能不被认可。
3.权属不清晰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存在争议或不明确的,不能作为有效知识产权用于认定。
4.非自主研发知识产权:通过购买、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的知识产权,如果没有进行二次开发或创新,可能不被认可。
5.低质量知识产权:仅用于凑数、缺乏技术含量或创新性的知识产权,如仅用于外观或包装设计的专利,可能不被认可。
6.未授权知识产权:正在申请中或已申请但未获得授权的知识产权,不能用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7.非法获取的知识产权: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知识产权,如窃取他人技术成果,不能用于认定。
8.与高新技术领域不符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内容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不符的,不能用于认定。
9.未在中国大陆授权的知识产权:在境外获得授权,但未在中国大陆获得相应保护的知识产权,可能不被认可。
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应确保其知识产权符合相关要求,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更多专利申请问题欢迎咨询深科信
①如果企业大部分知识产权为受让取得,尤其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受让取得,会导致企业在“知识产权获得方式”指标(最高6分)上得分不高。
② 部分企业的申报材料中,作为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申报时间早于研发项目立项时间,或者严重晚于研发项目验收或结题时间,导致材料不符合逻辑。
③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新申报企业知识产权全部为申请当年授权软件著作权的,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存在此类情况的企业不得推荐上报。
高企有效期为三年。从获得高企证书之日起生效,三年到期后企业应根据高企认定的八个认定条件,重新参加高企的认定工作。
接下来,我们帮助企业避免常见的误区,确保申报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可以使用的知识产权分为Ⅰ类和Ⅱ类知识产权。
Ⅰ类知识产权:主要指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国家新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等。
Ⅱ类知识产权:主要指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不含商标)。Ⅱ类虽然包含了外观设计专利,但在实际评审中主观评价分值很低,所以不建议以外观专利为主。
(1)申报高新认定时使用的知识产权必须是授权状态吗?
答:是的。所有公司在申报高新认定时使用的知识产权必须是授权状态,否则将因不符合条件而导致认定失败。
(2)在申请中的知识产权可以用来申报高新吗?
答:不可以!高新认定时,知识产权主要统计的是已获得授权或取得知证书的知识产权,其他阶段如申请受理、实审阶段、授权未缴费阶段均不计入评分。
因此企业在准备高新知识产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计算和关注知识产权审批和授权时间,合理规划,提前申请。
(3)申报前获得的授权知识产权,可以用于申报当年的高企认定吗?
答:申报当年下证的知识产权不建议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多地发布通告,当年授权的知识产权(部分地区含转让的)是不能参与当年高企认定评价。
(4)公司申请的国际专利,申报高新认定时可以用吗?
答:不可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高新认定所指的知识产权须在中国境内授权或审批审定,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
(5)知识产权所有权属于个人,申报高新认定时可以用吗?
答:高新认定中所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一定是企业,若专利所有权属于个人,可以在申报前,将专利转至公司名下。
高新认定时企业必须已经获得专利的所有权,且需上传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所有权转让证明。
(6)公司的知识产权用过一次后,以后申报时还可以用吗?
答:上文中提及的Ⅰ类知识产权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但多次使用先进性会有所降低,评分也会有所降低;Ⅱ类知识产权,仅限使用一次。
(7)公司的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A公司用过之后,B公司还可以用吗?
答:不可以!在申请高新认定及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存续期内,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只能由一个权属人在申请时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提供其他权属人放弃使用其申报高新认定的证明文件。
了解标准:确保您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知识产权的具体要求,包括类型、有效性、与企业主营业务的相关性等。
质量优先:重视知识产权的质量而非数量,确保所申报的知识产权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市场应用价值。
维护更新:定期检查知识产权的状态,确保其有效性,并及时更新或维护以适应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专业咨询:在申报过程中,寻求我们专业知识产权律师或顾问的帮助,以确保申报材料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更多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高企申报指导服务。
风险评估:在申报前进行知识产权的风险评估,包括潜在的侵权风险和法律纠纷,以避免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持续创新:鼓励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积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准备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工作,减少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的认定失败风险。